.

主食吃不好,脾胃坏得早多吃这4种谷物,

本期导读

你今天吃主食了吗?

最近在重温《舌尖上的中国》,看到里面有这样一句对主食的评价:「不管吃下了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然而,近年来,这位主角的地位却逐渐动摇。在很多人眼里,主食成了肥胖、高血脂、高血糖等等慢性病的「罪魁祸首」,所以大家纷纷跟风,每天只吃少量主食,甚至有人常年不吃任何主食。

但不吃主食真的有益于我们身体健康吗?答案是,否定的。

不吃主食危害大

引发各种疾病

很多人都会选择以鱼、肉、蛋替代主食充饥,往往就变成了高蛋白高脂肪膳食,反而更加容易引发痛风、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肾结石等问题。

而且长期高脂肪低碳水的饮食会抑制胰岛素分泌,导致血糖的升高。

变老变丑

主食中富含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必须的营养之一,同时也是化生脾气的物质之一。

长期不吃主食容易导致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不仅皮肤越来越差、头发大量脱落,就连呼气都有一股难闻烂苹果味。特别对于女性而言,贫血、闭经,甚至卵巢萎缩等等问题都容易找上门哦。

影响记忆力和情绪

脾在志为思,脾气虚则影响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产生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焦虑不安失眠等不良反应。

中医强调「五谷为养」

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在《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适合我们国人的饮食法则:「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则服之,以补精益气」。

五谷是养命之本,被放在了首要的位置,其它的蔬、果、肉类都是辅助和补充。

为什么中医强调五谷为养?徐文兵老师是这样解释的:五谷者,植物之种子也;种子者,植物之精华也。

一颗小小的种子,埋在土里可以成长为一棵茂盛的植物,可以见得种子里蕴含了多强大的生命力。

当我们在好好吃饭的时候,不仅吃进了各种营养,还吸收了种子的阳气,让身体获取了像种子般旺盛的生命力。

说了那么多,五谷到底是什么?

根据古文记载,五谷主要是指稻、黍、稷、麦、菽这五种谷物。

其中,稻就是咱们常吃的大米,色白入肺,能滋补肺和大肠,使人肺气足、胃气和、皮毛润泽。

不过,现代的大米都是经过精制加工的,把种子里营养丰富、升发能力强的胚芽、种皮等都摘掉了,这样精细的东西虽然口感好易消化,但吃太多胃也会变娇弱。

那么在日常三餐中就应该相应添加一些粗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推荐大家,每人每日摄入50g~g粗粮及全谷类制品为宜,约占主食的1/4~1/5。

不过粗粮、杂粮这么多,该怎么选择呢?今天小编就在这里挑四款粗粮来讲吧。

1、小麦

小麦从播种到收成需要经历一年四季的时间,结出来的麦粒吸收了四季的精华,性质甘平温和,且善于补养人,有“五谷之贵”的美誉。在中医里,认为它能养心除烦、补肝气、健脾胃。

《别录》:「除热,止燥渴,利小便,养肝气,止漏血,唾血」

《本草拾遗》:「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

徐文兵老师也曾讲过,在五行中,小麦是入肝胆的,且具有升发之性。经常感觉胸闷、胃胀、内心郁怒压抑的人可以多吃小麦。

我们平时吃的由小麦粉制成的面条、包子、饺子皮等,都是和大米一样精制加工后只保留了胚乳。但其实小麦真正的营养都藏在了胚芽里!

胚芽是每一粒麦粒生长的起点,是一颗种子精华所在,生机所在。

它的体积仅占整个麦粒的2%,却含有超过30%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的组成优于大米、小麦粉和鸡蛋。[1]

并且还含有亚油酸,它具有防止人体动脉硬化,以及全价的维生素E,这也是其他食品所无法比拟的。[1]

麦子能养肝气,其胚芽具有很好的升发之气,特别适合肝郁的人。又因为入脾胃,能唤醒麻木不振的脾胃。有些人脾胃虚弱且肝郁比较重,不能随便用攻伐疏肝的药,可以试试吃点小麦胚芽。

2、燕麦

不少人认为燕麦是近些年从外国传入的舶来品,实际上,燕麦起源地就是我国,早在年前在古籍上就有记载。

《本草纲目》:「(燕麦)可充饥滑肠,煮成汁饮用,主治女人难产」。

从中医角度来看,燕麦属土归脾,能很好地濡养脾胃、润肠止汗。

现代研究也证实了中医的说法,燕麦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2]

所以日常的时候,偶尔吃一顿燕麦,能减少大便不通的发生。如果平时有自汗、盗汗等问题的朋友,也可以常用燕麦和粳米一起煮粥,能起到补虚敛汗作用。

3、黑小米

一说到小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小小的一粒金黄色,熬出粥来香喷喷的,对补益脾胃有很好的作用。

黄色的小米见得多了,那黑色的小米你见过吗?

黑小米,不仅保留了小米原有的补虚损、健脾胃、清虚热(《本草纲目》)等作用,又因色黑入肾,故对肾脏也有很好的滋养作用,可以滋阴养血、乌发防衰,尤为适合孕妇、婴幼儿以及病弱体虚的人群食用。

4、藜麦

别看藜麦的名字里有个「麦」字,就以为它和小麦大麦有什么关系,实际上它跟菠菜、甜菜关系更近些,同属于藜科。

在《本草纲目》早有关于藜的记载:「清热,利湿,杀虫」。而且中医认为藜麦性平,不寒不燥,性质温和,因此大多数人群均可放心食用。

如果你有湿疹、肥胖、血脂偏高等问题,平时就可以多吃点藜麦。因为这些问题在中医的角度,大多是由于体内有湿邪,湿气阻滞气血经络,人体代谢受到影响,体内多余的垃圾便堆积在身体排不出去。

藜麦还可以作为糖尿病人取代米饭的主食,因为有研究指出食用藜麦后血糖不会明显升高,其升糖指数是35,而大米高达是90。[3]

与全谷物相比,藜麦更易消化,可以减少胃部负担。而且藜麦不含麸质,适合有胃病或者对麸质过敏的人士食用。[4]

它的做法也很简单,可以跟大米混合做成米饭,或者煮开后与蔬菜、肉类等搭配食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