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奋力逐梦致富路乡村

发展生态养殖。摄影:李庆玲

时值初冬,暖阳洒下光辉,万物不舍凋零。行驶在“最美公路”扎碾公路上,道路两旁新翻的土地金黄,排列在田间的近万栋拱棚膜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远处的高山与农田渐次交错……一派产业繁多、生机勃勃的新景象。

11月18日,记者行至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王佛寺村蔬菜拱棚种植基地,便被7号温棚里传出的欢声笑语所吸引。原来趁着这几天天气晴好,王佛寺村村委会副主任王萍正带着几名妇女,在村里新建的高标准温棚里种植乐都长辣椒。

“大伙儿手上忙着,大脑也别闲着,结合村里的实际,我给大家讲讲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王萍边查看辣椒苗株距边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咱们村有多栋拱棚,今年又新建10个高标准温棚,这两天我们种上乐都长辣椒、奶油草莓、黄瓜、菜瓜、大葱、蒜苗等特色果蔬,刚好赶在春节期间上市,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新棚迎来新气象,王佛寺村利用大家劳动间隙,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放在了大棚里进行。没有话筒、没有讲台、没有桌椅,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围在温室大棚的“田间课堂”,一串串翔实的数据、一个个典型案例、一个个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变化,提振着大伙儿的信心。大家谈论着家乡变化,围绕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畅所欲言。

“以前家里的收入全靠丈夫在外打工,现在我在家门口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还能就近照顾孩子,特别好。”7号棚的主要负责人王冬梅说。今年3月起,王冬梅开始在村里的温棚里打工,主要干除草、调秧、浇水、打药、开关棚、采摘等工作,每月工资元。

“咱们的温棚已经种收了一茬樱桃西红柿,效益很不错,销售收入有16万多元,现在的辣椒苗长势喜人,这些成果和大家不怕苦不怕累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但更重要的是找准了市场,走对了致富路子。”寿乐镇王佛寺村党员王得强说。

……

乐都是河湟谷地盛产蔬菜的主要地区之一,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超洁净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以乐都长辣椒、乐都紫皮大蒜、乐都大樱桃等为代表的特色果蔬品种。

寿乐镇近四分之一的土地为水浇地,以王佛寺村为代表,寿乐镇做好产业规划,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特色,全镇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全力打造省内最大万栋拱棚基地,扩大拱棚蔬菜、露地蔬菜、饲草等特色种植规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提高群众收入。

蔬菜产业成为增加寿乐镇农民收入的新亮点。据介绍,年寿乐镇全年温棚种植乐都长辣椒达公顷,年产辣椒0.84万吨,销售收入达到万元左右。种植其他蔬菜.33公顷,年产蔬菜1.76万吨,年销售收入达到万元。目前每栋温棚纯收入可达一万元以上,累计带动14个村1.1万人就业,其中脱贫户户人,人均可增收元。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对于我们寿乐镇来说,就是充分利用优势,打造好集农业生态观光、农业科普教育和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引胜沟绿色产业园,充分发挥高标准蔬菜基地带动作用,加快养殖产业品种更新换代,着力打造区域性特色品牌。”寿乐镇副镇长林承寿说。

王佛寺村高标准温棚种植的樱桃西红柿喜获丰收。摄影:李庆玲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市场导向的驱动下,寿乐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条主线,不断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通过推广复种技术,扩大复种面积,先后推广蒜苗复种大葱、小麦复种蔬菜等多种复种模式,拓宽群众增收路径,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更多内生动力。

眼下正是寿乐镇薛青村的“明星农产品”大葱采收收尾阶段,走进薛青村的田间地头,村民们正在采挖、分拣、扎捆和外运。

“今年全村多户农户共种植大葱5.3公顷,是在蒜苗收获后复种的,产量好、销路广,每亩平均产量可达多公斤,每亩地收入达到了1.4万余元。村里大面积种植大葱,不仅让本村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也为邻村村民就近务工、增加收入提供了机会。”薛青村党支部书记徐登华信心满满地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依靠特色种植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壮大村集体经济共赢的新路子。”寿乐镇党委书记赵元义说。

蔬菜产业的发展也有效促进了寿乐镇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促使传统农业由单一的粮食种植向多样化、高效益的转变,种植结构和品种得到不断优化,农产品质量、产量稳步提高,有效带动集采摘、科普、观光等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经济效益。

寿乐镇党委政府乘势而上,借力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及资源禀赋优势,依托“网红公路”扎碾公路,进一步强化产业培育、夯实基础设施、完善乡村治理,打出了宜居宜业宜游新名片。

在王佛寺村广场不远处,有一幢白墙小院格外显眼,那是村里为发展旅游打造的“共享农庄”。

“王佛寺村使用项目资金共万元,将村里闲置的3处宅基地改建成‘共享农庄’,可提供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多种服务,这也是我们积极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新业态的全新探索。”林承寿告诉记者。

推开小院的门,洁白的墙、整洁的院子搭配几组造型不一的原木桌椅,休闲区和茶饮制作区功能分明,整个空间都散发着慵懒的气息,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这里民风淳朴、邻里和谐,河流清澈、山川秀丽,诗与远方都藏在了这个小山村里,这就是我们选择王佛寺村的理由。”“共享农庄”经营者张晓鹏说。

通过赵元义的介绍,记者了解到,寿乐镇未来还将积极培育甜叶菊、羊肚菌、大樱桃、葡萄、桑葚等精优农产品;建设多公顷高标准农田,进行特色马铃薯、青稞、油菜等农作物种植;依托产业政策发展生态养殖,发展西门塔尔牛优势特色养殖,配套饲草等农作物种植,带动周边各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开展天然气入户、道路硬化、厕所革命、生活垃圾综合治理等设施建设;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快实施以引胜河两岸、扎碾公路为重点的绿化工程……

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四射,梦想照亮现实格外美好,在生机勃勃的引胜沟里,勤劳智慧的人们正用双手实践着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着共同富裕的美好未来。

从高空俯瞰寿乐镇一角。乐宣供图

采访感言

以农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乡村振兴不是单方面的振兴,而是全方位、全领域、全系统的振兴,致力于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产业振兴是基础,乡村人才振兴是关键,乡村文化振兴是动力,乡村生态振兴是支撑,乡村组织振兴是保障,这五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寿乐镇仓岭顶村,位于寿乐镇西南部的山顶,村里户人家依靠种植马铃薯、青稞和燕麦等特色农作物脱贫致富。年,仓岭顶村修建了生态养殖场,瞄准特色养牛产业,引进西门塔尔牛进行繁育,并且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现在全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笔养殖牛的收入。仓岭顶村“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是寿乐镇16个分布在山上的村子推进乡村振兴的典型代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寿乐镇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鼓励引导村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农业+”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全面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依靠特色种植养殖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壮大村集体经济共赢的新路子,把一个个经济发展落后的传统农业村建设成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民主、和谐文明、生活富裕的休闲乡村。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和创新。寿乐镇全力打造引胜沟绿色产业园,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万栋拱棚基地,种植乐都长辣椒等名优特农产品,加快了农业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有效促进传统农业由单一的粮食种植向多样化、高效益的转变。

此外,依托扎碾公路的流量优势,积极修建休闲农业观光道路8.1公里及其他配套设施,有效带动集采摘、科普、观光等于一体的休闲旅游业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经济效益。

乡村振兴各项政策的落实,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正如寿乐镇党委书记赵元义所说“党建领航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一支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成为乡村路上的“领头雁”,基层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不断深入基层倾听群众意见,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确保党中央“三农”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让农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来源:青海日报作者:李庆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