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没有专业看白癜风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前两天一位朋友转发了b站up主兔叭咯关于科学界对于吃早餐的研究,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研究这个问题的经历。最初,我并不关心这个问题,只是按从小养成的习惯吃着。后来研究“封建迷信”,看到十二地支,其中有一条对申的解释是:申,沉也,所以人在这时候吃饭。我当时就很纳闷,难道古人还喝下午茶?了解了一下发现,关于古人每天吃几顿饭这件事,最早可以追溯到《墨子》,墨子在谈及守城士兵怎么分配食物的时候,说的就是吃两顿饭,一个叫朝食,一个叫飨食。时间分别是巳时(9-11)和申时(3-5)点。这和现在有些中医所说的辰时(7-9点)子午流注到胃经,适合吃早饭有些差别。也差不多是同一时期,我开始接触目前各个修行流派所宣传的饮食结构,比如素食,断食,过午不食等等。关于素食的主题已经在鸡蛋是荤还是素那篇写过。至于过午不食,顾名思义,过了中午不再吃饭。在此,各家关于午的定义也有所不同,有的说是过了正午12点不要吃饭,有的说是过了午时(11-13点)不要吃饭……我还亲自实践了一下,那段时间午餐吃得挺丰盛,但因为不吃晚饭,早上起来还是会比较饿。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掉秤了,由于我本身就比较瘦,不需要减肥,也就没再继续。实际上,过午不食主要是印度那边乞食修行者的活法。他们不会干繁重的劳动,乞讨完之后也以打坐为主,不怎么消耗体力。而且人家是一日一食+过午不食,而不是一日三餐中撇去晚餐这种吃法。至于一日一餐,就个人体验而言,根本吃不饱——就算断食后复食,一日一餐依然不能满足日常活动所需,除非一直不动(余华老师写许三观一家挨饿的时候,就是躺着不动,减少能量消耗。)因为一日一餐往往出现在较热的地区(沙漠除外),由于物产丰富且容易获取,本身就适合躺平,且外界环境炎热时人体需要的产热就少,对食物的热量需求自然就没那么高。有一个人类学案例是,一群住在热带雨林里的土著,他们在西方文明入侵前,一天只吃一餐,且不会感到饥饿,但大片大片的棕榈油种植园取代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森林,以至于他们只能从超市里获得食物了。也就是从那时起,他们没法一天只吃一顿饭了——吃完超市里买来的工业化食物后不久就会饿。毕竟,现代工业化产出的食物和最初的有机食物相比,在很多细微的营养方面差了很多,尽管热量可能够了,但某些微量维生素的缺乏依然会让人感到饥饿。现代人吃得比古人多得多,就和现代有的中药药效比古代差了很多得加量一样。至于一日三餐这个吃法,其实主要来自西方。西方的饮食习惯可以从古罗马追溯到古希腊,再从古希腊追溯到古埃及。古埃及人是一日两餐的,一个早餐一个晚餐(dinner还有个意思是正餐)——自此流传下来,西方人一直很重视晚餐。在古罗马人加图所写的《农书》中,他指出工人们会在中午随便吃些饭,到了晚上再和家人正式吃一顿饭。实际上,在西方文明大肆蔓延之前,世界各地的吃饭节奏大多为一日两餐。即便是奉行一日三餐的地方,也是把三餐中的某一餐定为正餐,其余两个随便吃点。最初发现美洲的欧洲人在发现印第安人一天只吃两顿饭时非常惊奇,他们贬低这种进食方法和食草动物一样,非常的“不文明”,把观看他们吃饭当乐子。当然,这种奇葩心理的反面便是现代欧美盛行的尊重少数派的政治正确。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推广了三餐制,但是否如网传的是“苏联专家”建议的,这个问题存疑。而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工作方式(从朝九晚五到九九六),一日三餐也往往比一日二餐更能提高效率,毕竟在办公室里坐一上午都可能会饿,更不用说在工地搬砖了。
所以,吃早饭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随着时代变化且因人而异的,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早上起来感觉饿了就吃,习惯了不吃早饭且不觉得饿就不吃——尊重自己身体的感觉就好,不必盲目迷信专家的话,毕竟,之前关于早餐的很多研究,都是燕麦片企业资助的科学家搞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7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