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健康问题。如今国民的平均寿命是77岁,距离百岁还有一定的距离。
即便如此,在我们生活当中仍然有百岁老人,他(她)们的长寿秘诀是什么呢?正值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大爱金孝专访了岁高龄的耄耋老人、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税显光。
税显光(右一)税老今年岁,精神矍铄,口齿伶俐、思维清晰。
税老为人谦逊平和,脾气好,不生气,虽然已是岁高龄,但心态仍像年轻人一样,爱唱歌,热爱集体活动,去年参加了学校老干处举办的庆祝建国七十周年文艺演出,今年又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庆祝建党周年师生大合唱。
税老的生活一直保持着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不嗜烟酒,生活简单,诸事顺其自然,从不生闷气,每天生活很规律,按时吃饭、睡觉、起床,也从不熬夜,适量运动,还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税老热爱工作,退休后还和前妻合著作出版了一部会计专著。前妻病逝后,经人介绍与现在的妻子结婚,一家人相亲相爱,和睦共处,从不吵架。
税老的长寿秘诀是:每天要多喝水,从目前对长寿老人的调查来看,七成多的百岁老人喜欢喝水,他们大多有早晨起来喝水的习惯,而且近大部分老人常喝白开水,税老还说他平时喜欢喝淡茶,不喝浓茶。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喝~毫升水(7~8杯)。喝水不仅关系到人体对水的吸收,还决定了其中所含的矿物质的摄入。早晨喝水也非常有必要,因为半夜到早晨10点之间人体血黏度最高,很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病急症发作,晨起后喝杯水有利于降低血黏度。
税老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喝粥:百岁老人的饮食每天大多“一干二稀”,而且对喝粥很偏爱。并不只喝白粥、杂粮粥、菜粥、八宝粥,总之要换着法子喝粥。
中医认为,粥有和胃、补脾、益肾、清肺、消渴、通便和安神等多种功效,几乎把人体的五脏六腑都兼顾到了。而粥油是米汤的精华,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
人们常说“吃菜吃鲜”,从百岁老人们的习惯上不难看出这很有道理。天然、新鲜的蔬菜营养价值相对较高,而食物在储存、生产加工过程中会破坏部分营养成分,甚至会产生一些对健康不利的物质。
虽然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百岁老人们依然保持着清淡饮食,主食都以玉米、土豆、山芋、芋头、大豆、花生等粗杂粮为主,细粮是自己加工的面粉和大米。
多项研究证明,和不吃全谷杂粮食物的人相比,只要每天吃90克全谷杂粮食物(两片全麦面包或者一碗早餐燕麦片),就能把冠心病的风险降低19%,中风的危险降低12%,心脑血管病整体危险降低22%。在主食中纳入一半的全谷杂粮,真的可以改善营养平衡,降低多种慢性疾病风险。
税老说:人“想得开”很重要。我们发现百岁老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和快乐感都比一般人高,当问及“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想得开”这一项时,约2/3的百岁寿星给出了十分肯定的回答,仅5.8%的老人回答想不开。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个人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获得成功。再说了,还有一句话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想不开又能怎样呢?陡增烦恼而已。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才是真的悲剧。
大多数百岁老人特别自信和宽容,“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但并不固执,善于听取家人的意见,表明他们的人生态度十分宽容。宽容通常反映出一个人的肚量和胸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肚量越大,其实对自己是越有好处的,它产生的心理正能量会给你带来身心愉悦的感觉,更加积极乐观对待并影响身边的人。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家族的长寿基,经调查发现:百岁老人的母亲寿龄大于80岁的占65%以上,父亲寿龄大于80岁的占70%以上;外公外婆寿龄90以上的占16.1%,爷爷奶奶寿龄大于90岁的占13.8%,都高于正常人群,说明长寿与上辈的寿龄有一定的关系。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长寿老人会逐年增多,人口老龄化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