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女士对身体的呵护无微不至,尤其在她步入40岁大关之后,她常常感到自己的体态略显丰腴,于是她下定决心,用尽各种方法来塑造理想中的身材。然而,尽管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减肥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中,她在网络上看到了一个建议:早餐食用燕麦可以帮助减肥。自那日起,吴女士开始了一项新的饮食习惯:每天早晨,她只吃燕麦片,如果感到饥饿难耐,就吃一个苹果。至于午餐和晚餐,她几乎不吃主食。
坚持了小半年后,吴女士开始出现身体疼痛和头晕的症状。她的丈夫察觉到她的不适,立医院做检查。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发现吴女士患上了骨质疏松症,而她所经历的各种不适,正是由于骨质疏松引起的。
在询问了吴女士的饮食习惯后,医生推断,她的饮食模式可能是导致问题的原因。长期单一食用燕麦,影响了身体对钙、铁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导致身体缺乏钙质,进而诱发了骨质疏松症。
这个诊断让吴女士感到难以置信。燕麦不是一直被视为健康食品吗?怎么到了自己身上,却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呢?
01燕麦营养价值高,是优秀谷物之一
在深入探讨这一重要话题时,我们发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月欣教授和东南大学环境医学与工程教育部孙桂菊教授领导的团队,联合在上海、南京等地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揭示燕麦与胆固醇之间的微妙联系。
此次研究,每处研究中心精心挑选了70位轻度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总共人参与实验。他们被随机分配至两个小组,每天分别食用80克的大米或燕麦,并持续进行45天的干预观察。
经过30天的观察,研究人员发现两组参与者在摄入大米或燕麦后,体内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水平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然而,到了第45天,食用大米的小组与食用燕麦的小组相比,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的降低比率分别为3.0%和3.9%,而食用燕麦的小组则分别达到了5.7%和8.7%,显著优于大米组。
这项研究的结果揭示了一个重要事实:燕麦的摄入能有效降低坏胆固醇含量,并有助于维持血胆固醇水平在健康范围内。这一发现已被发表在享有盛誉的医学杂志《免疫学前沿》上。
在营养学领域,燕麦因其对血脂的积极影响而被推崇,同时,它也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食品。
尽管燕麦属于碳水化合物,但其食用后血糖上升速度较慢,能帮助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辅助控制血糖。
值得一提的是,燕麦丰富的膳食纤维还能有效预防便秘,这对于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02燕麦被称为“长寿麦”,常吃好处多!3种错误吃法,早知道有好处
燕麦,这一被誉为“谷物皇后”的健康食品,如今已渗透到市面上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在植物奶、燕麦拿铁等成为时尚新宠的今天,燕麦的风头可谓一时无两。
然而,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燕麦食品”,我们不禁要问,它们是否真的符合健康饮食的标准呢?
1、燕麦饮料:
许多燕麦饮品以富含膳食纤维为卖点,确实,燕麦饮料中确实含有膳食纤维。然而,一瓶燕麦饮所含的膳食纤维量是微乎其微的。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感,生产过程中通常会额外添加糖分。虽然这些饮品喝下去并不觉得特别甜,但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摄入了多余的糖分,从而增加了额外的热量摄入。
2、燕麦酥:
零食一旦冠上“谷物”之名,往往会给人一种健康的感觉。超市里的燕麦酥就是一个例子,其销售非常火爆。然而,虽然燕麦酥的原料中含有燕麦,为了确保酥松的口感,生产商通常会添加大量的糖和酥油,这无疑增加了糖和油脂的摄入量。
3、水果燕麦、坚果燕麦:
水果燕麦、坚果燕麦的搭配看似健康,但其制作过程往往采用高温烘干方式,为了保证口感,生产商还会额外添加糖、食盐、色素等,这无疑会增加热量的吸收。
在挑选燕麦食品时,建议消费者最好选择纯燕麦制品,查看配料表中燕麦的位置是否位于首位,以及是否有其他添加剂。配料表越简单,通常意味着产品越健康。
燕麦作为主食,可以搭配米饭、面粉一起蒸煮。但烹饪燕麦时要注意,不要让其过度软化或糊化,否则容易引起血糖升高,这就不适合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了。
燕麦作为膳食指南中推荐的谷物,是一种非常优质的选择。但消费者在选择时也要仔细辨认,分辨出自己吃的燕麦是“纯燕麦”,还是“燕麦加工食品”,以免摄入过多的糖分和油脂,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招教你选出健康燕麦
燕麦,这一看似朴素的食材,实则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对人体健康益处多多。然而,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燕麦制品,消费者如何挑选出真正适合自己、真正优质的燕麦,则成为了一大挑战。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两个选购燕麦的小技巧,助您慧眼识珠,轻松挑选出心仪的燕麦佳品。
首先,要挑选纯燕麦。纯燕麦产品,顾名思义,就是以燕麦为主要成分,不含其他添加剂的产品。在选购时,您需要仔细查看产品的生产地和生产日期,这是确保产品质量和新鲜度的关键。
接着,请重点